粘钢加固技术凭借施工便捷、粘接强度高等优势,在建筑结构加固改造工程中应用广泛,尤其适用于梁、板、柱等构件的抗弯、抗剪及抗压加固。该技术通过结构胶将钢板与混凝土基材紧密粘结,使钢板与原结构协同受力,从而提升结构承载能力。然而,实际施工中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粘钢加固效果常出现波动,甚至存在安全隐患。今天让小编带大家详细梳理影响粘钢加固效果的几个因素。

粘钢胶的产品性能是直接影响其施工质量的,那么选粘钢胶应该注意啥?先得看产品资质,必须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要有权威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像拉伸粘结强度、抗剪强度这些关键指标都得达标;其次要选口碑好、有实力的品牌,而且耐老化性强,能长期保持粘结性能,用着也放心。另外,还要根据施工环境选合适的胶,比如在低温或者高温环境下施工,得选能适应对应温度的粘钢胶,避免环境影响胶的固化效果。
钢板的材质与规格也不容忽视。通常选用需与设计要求匹配,钢板厚度一般控制在2-6mm,过薄易产生屈曲变形,过厚则增加结构自重且不利于粘结密实。
表面的处理很重要,粘钢加固之前需要对钢板和混凝土的表面进行处理。混凝土基层的处理质量直接影响结构胶与基材的粘结强度,是易被忽视却至关重要的环节。基层表面的浮灰、油污,会形成粘结隔离层,导致粘结失效。规范要求基层需采用角磨机打磨至露出新鲜混凝土骨料,打磨后用高压气枪清理浮尘,油污部位需用丙酮反复擦拭至无油渍。钢板表面处理需与基层处理同等重视,先用砂纸去除表面锈蚀和氧化层,露出金属光泽。
施工工艺的规范性直接决定粘钢加固的施工质量,从钢板处理、胶体配制到粘贴,每一道工序都需严格把控。
结构胶配制环节,需严格按产品说明书配比A、B组分,采用电动搅拌器匀速搅拌,确保混合均匀且无气泡产生。
粘贴时遵循“中间厚两边薄”原则,钢板与基层的胶层厚度控制在2-3mm,胶层过薄易出现空洞,过厚则固化收缩量大。后期养护与检测是确保粘钢加固长期稳定的重要保障,固化养护期间需严禁构件受力,避免震动和冲击,养护期满后需进行质量检测。低温环境需延长固化时间并采取升温措施。
综上,影响粘钢加固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只有从源头把控材料品质,强化施工过程的规范操作,做好后期养护与检测,才能确保粘钢加固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充分发挥其加固效能,为建筑结构安全保驾护航。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