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加固工程场景中,植筋胶作为混凝土基材与钢筋、螺杆的主要粘结材料,其粘结强度直接影响结构连接的质量。然而,多数工程人员在施工中往往聚焦于基材处理、植筋深度等参数,却忽视了温度这一关键影响因素。事实上,温度从固化反应、力学性能到施工操作都会影响植筋胶性能,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加固失效。本文将详细带大家了解温度对植筋胶的影响。

植筋胶的粘结力源于其固化过程中发生的化学聚合反应,而温度正是调控这一反应的主要变量。无论是环氧树脂类、乙烯基树脂类还是不饱和类植筋胶,其固化机理均依赖于活性成分的分子运动——温度升高会加速分子运动,促使反应速率提升;温度过低则会抑制分子活性,导致反应停滞或不完全。
当施工环境温度低于5℃时,植筋胶的性能会出现衰减。从施工操作来看,低温会使植筋胶出现结晶状态,会变硬,搅拌时易出现结块现象,难以与钢筋、基材表面充分接触,导致粘结界面出现空隙;另外注射式植筋胶在注胶到钻孔中时,打胶也变的非常困难。
相较于低温,35℃以上的高温环境对植筋胶的影响也很大,高温易引发施工失控和后期性能失效。高温会使植筋胶的固化速度加快,以乙烯基类植筋胶为例,25℃时适用期(可操作时间)是很宽裕,而在高温的环境下,可操作的时间就会缩短。施工人员若未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植筋操作,胶体便会在搅拌阶段或注入过程中开始固化,来不及植筋等相关操作。
针对温度对植筋胶的影响,工程中需做好相关措施:
选择适配温度型植筋胶。根据施工环境温度选择专用产品,低温施工优先选用“低温型植筋胶”;高温施工则选用“高温型植筋胶”,通过选择合理的季节配方植筋胶来确保施工操作时间。
优化施工环境温度调控。低温施工时,可采用加热对基材进行预热;对植筋胶进行恒温储存,施工前放置于20℃左右的环境中预热。高温施工时,应避开正午高温时段,选择早晚施工;
严格控制施工操作节奏。高温环境下,采用“小批量多次搅拌”的方式,每次搅拌量以适当时间内可完成植筋为宜;低温环境下,适当延长搅拌时间,确保胶液均匀混合,并增加对胶层性能的检查,若发现粘度异常立即停止施工。
强化固化养护阶段的温度管理。低温养护时,采用保温措施,确保固化环境温度达到适宜的固化温度,并延长养护时间;高温养护时,避免植筋部位直接暴晒,采用遮阳布遮挡,保持环境通风,防止胶层过热老化。养护期间严禁对植筋部位施加荷载,确保胶层充分固化。
温度的每一点变化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工程质量隐患。工程人员必须摒弃“重操作轻环境”的误区。在进行植筋加固时温度不仅对于施工过程中有影响,而且还会对其粘接性能方面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植筋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环境温度。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植筋胶的粘结性能,确保结构连接的长期安全与稳定。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