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结构加固领域,植筋胶加固技术因施工便捷、加固效果可靠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梁柱截面增大、楼板加固、墙体拉结等场景。然而,不少施工团队往往将主要的重心放在植筋胶选型和注胶植筋上,却忽视了钻孔与清孔这两个“前置环节”的重要性。事实上,钻孔与清孔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植筋胶与混凝土基材、钢筋的结合效果。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详细了解:

植筋钻孔的位置确认:如果不按图纸开展工程施工,盲目凭靠经验,这样做非常容易造成定位的不准确,给工程带来许多的不便。甚至会造成返工。增加施工成本的同时,也浪费了施工的时间。因而,钻孔前需通过专业仪器定位钢筋位置,避免损伤原结构钢筋;还须严格执行图纸测量放线,来避开打孔发生的偏差。
钻孔直径的控制也很关键。若钻孔直径过大,会导致植筋胶填充量过多,不仅造成材料浪费,还会使胶层厚度不均,受力时易出现应力集中;若直径过小,钢筋无法顺利植入,强行压入会破坏钢筋表面防锈层,同时挤压混凝土孔壁造成微裂纹,降低基材承载能力。
其次,钻孔深度必须严格遵循设计规范,过浅会导致锚固长度不足,植筋胶无法充分发挥粘结作用,受拉时易出现拔脱破坏;过深则可能穿透混凝土保护层,损伤内部受力钢筋或管线,破坏原结构完整性。此外,钻孔角度的偏差同样不可忽视,倾斜钻孔会使钢筋受力方向与设计不符,导致加固部位承受附加弯矩,大幅削弱加固效果。
另外植筋钻孔还应注意钢筋间的间距和钢筋至基材边缘距离两方面,两钢筋间距过近会削减植筋的总体抗拔力。应尽量保证植筋间距大于10d;钢筋距离基材边缘过近,对于原结构性能会造成一定影响。不应大于15d。
混凝土钻孔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碎屑,孔壁还会附着一层松散的“浮浆层”,这些杂质若未彻底清除,会在植筋胶与孔壁之间形成“隔离层”,直接影响后续的粘结性能。研究数据表明,未彻底清孔的植筋锚固力会下降30%以上,严重时甚至出现加固性能失效。
清孔则需遵循“三吹三刷”式方法:先用压缩空气吹出孔内大颗粒碎屑,再用专用毛刷清孔反复擦拭孔壁清除浮浆和粉尘,直到孔里无尘土碎渣。必要时采用酒精擦拭孔壁,确保孔内干燥清洁。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不能为了赶工期而忽略施工过程中的小细节。只有将这些细节点把控到位,才能确保植筋胶加固工程的安全可靠,为建筑结构的使用寿命保驾护航。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