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筋加固作为结构连接与补强的主要技术,其质量直接取决于施工细节的把控。看似简单的施工过程,隐藏着很多提升锚固力的实用技巧。这些技巧既能避免常见的锚固失效问题,又能大幅缩短工期,尤其在复杂工况下更能凸显价值。
一、前期准备
1.钢筋除锈:使用角磨机装钢丝轮打磨钢筋表面,去除锈迹和油污,再用丙酮棉布擦拭,确保金属光泽。
2.选择好品质的植筋胶,这样能更好的保证锚固力。
二、钻孔环节
钻孔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设计要求,钻孔的深度、直径和垂直度都有严格标准,容不得半点马虎。一般来说,钻孔深度为钢筋直径的 15 倍左右,钻孔直径要比钢筋直径大 4 - 6mm,这样才能保证植筋胶充分填充。在钻孔过程中,一定要使用专业的钻孔设备,并确保设备的稳定性。
三、清孔技巧
清孔需执行 “三吹三刷” 标准流程,使用吹风机和毛刷对钻好的孔洞内反复清孔吹空直到无可见粉尘。经实验室数据显示,规范清孔可使锚固力得到大大的提升,而清孔不彻底的孔洞的锚固力会出现很大程度的下降。
四、注胶
注胶时,先要将前半管胶摒弃不用,防止固化不均匀现象。注胶量需按匀速缓缓注入,胶液应从孔底开始填充,至孔深 2/3 处停止。
五、植筋
植筋时将钢筋植入过程中需按同向缓缓旋转植入清理好的孔洞中,使胶液均匀包裹钢筋表面,直至达到预定深度。
六、固化养护
固化期间需保持环境温度在合适温度,温度低于相应温度时需要采取保温措施,高于 35℃时搭建遮阳棚,严禁在固化期内扰动钢筋。
植筋加固的实用技巧本质是从钻孔、清孔、注胶、植筋等每个环节的规范操作,都能很好的提升锚固质量。掌握这些技巧可使植筋锚固力得到很大的提升,不仅降低返工成本,更能为结构安全提供长期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