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钢胶作为结构胶的一种重要类型,属于常温固化的 A、B 双组份环氧树脂胶。其具备诸多特性,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分层现象,触变性良好,施工时胶液不会随意流淌,这为施工时提供了有力保障。固化后的粘钢胶展现出良好的性能,在抗震与抗冲击方面表现突出,能够耐受各种复杂的介质环境,无论是酸性、碱性还是潮湿等恶劣条件,都能保持稳定性能。凭借这些优势,其产品性能优良,适用范围相当广泛,在混凝土构件外部的粘钢补强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是建筑物、桥梁等结构部位加固补强的常用材料,同时还能够用于粘结大理石、花岗石、玻璃钢等不同材质,如今粘钢胶加固已成为常见的加固方法之一。
施工现场应维持干净整洁的状态,不存在任何障碍物,以确保施工人员能够自由行动,各类施工设备与材料能够顺利运输与摆放,从而为施工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便利条件。
施工环境需保持干燥,潮湿的环境可能会对粘钢胶的固化过程产生干扰,影响其粘结效果,甚至导致加固失败,因此务必避免在潮湿条件下进行施工操作。
混凝土和钢板的表面必须保证干净清洁,不能有灰尘、锈渍、油污等杂质存在。这些杂质会在混凝土与钢板之间以及粘钢胶与它们的接触面上形成隔离层,极大地削弱粘钢胶的粘结力,进而危及加固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严禁在雨天露天施工。雨水不仅会直接冲刷未固化的粘钢胶,破坏其粘结结构,还会使施工场地变得湿滑泥泞,增加施工安全风险,同时潮湿的空气也不利于粘钢胶的固化反应正常进行。
粘钢胶必须达到 GB50367 中粘钢及外粘型钢用胶粘剂安全性能指标的技术要求。只有符合这一严格的国家标准,才能确保粘钢胶在加固工程中具备足够的粘结强度、耐久性以及抗老化等性能,从而为加固后的结构提供可靠的支撑与保障。
施工粘钢务必符合设计要求以及加固行业施工规范。设计要求是根据建筑物或结构的具体情况进行精确计算与规划得出的,是施工的蓝图与准则;加固行业施工规范则是长期实践经验与科学研究的结晶,遵循这些规范能够有效保证施工过程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施工质量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锚固区包钢粘接面积不得小于 90%,非锚固区包钢不小于 70%,并且均需采用小锤检测。通过规定最小粘接面积并进行严格检测,能够确保钢板与混凝土之间有足够的粘结力传递荷载,使加固结构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承受外部作用力,若粘接面积不足,可能导致局部应力集中,引发结构破坏。
施工场所应配备齐全各种必要的消防用具,如灭火器、消防水桶、铁锹、钩子、铲子等,以便在突发火灾时能够及时进行扑救,降低火灾损失,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与施工现场财产安全。
建立严格的明火申请用火证制度,施工现场全面禁止吸烟,从源头上控制火源产生。吸烟产生的明火以及未经许可的明火操作极易引发火灾事故,尤其是在粘钢胶等易燃材料存在的施工环境中,更需严格防范。
在危险处,特别是边沿部位,应设置两道护身栏杆,并在夜间设置红色标志灯。这不仅能够有效防止施工人员不慎坠落,还能在夜间或光线较暗的情况下起到警示作用,提醒人员注意安全,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在使用本产品前,施工人员应正确穿好防护服、戴好防护手套以及防护眼镜等。这些防护装备能够有效防止粘钢胶与皮肤、眼睛等人体部位直接接触。若不慎粘于皮肤上,应立即使用丙酮或酒精进行清洗;若不慎溅入眼睛,需迅速用大量清水清洗,并立即就医,确保人员健康安全不受损害。
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清理,确保无障碍物存在,方可开展施工。清理障碍物能够为后续的放线、钻孔、钢板粘贴等施工步骤提供开阔、安全的操作空间,避免因障碍物影响施工精度与效率,减少施工安全隐患。
按照设计要求,精确放出钢板粘贴位置线及点位置线。放线工作是粘钢加固施工的基础环节,只有放线无误,才能保证后续钢板粘贴位置准确,使加固结构受力符合设计预期,否则可能导致钢板受力不均,影响加固效果甚至引发结构安全问题。
钻孔规格必须严格符合施工方案要求,然后使用电锤进行钻孔操作。合适的钻孔规格能够保证锚栓或钢筋顺利植入,与混凝土和钢板形成稳固连接,钻孔过程中需注意控制钻孔深度、垂直度等参数,确保钻孔质量,为后续加固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确保混凝土和钢板表面无灰尘、锈渍、油污等杂质。清洁的表面能够使粘钢胶与混凝土、钢板充分接触并形成良好的粘结,任何杂质残留都可能破坏这种粘结效果,降低加固结构的整体性与稳定性。
确保混凝土和钢板表面干燥,方便施工并避免影响加固效果。水分会干扰粘钢胶的固化反应,使胶层强度降低,耐久性变差,因此在施工前必须保证结构面干燥,可采用自然晾干、烘干等方法处理潮湿表面。
钢板下料、钻植栓孔应严格按照图纸要求尺寸进行。精确的下料与钻孔尺寸能够保证钢板与混凝土结构完美匹配,使加固结构在力学性能上达到设计要求,否则可能导致钢板安装困难或无法有效传递荷载。
钢材表面必须进行彻底的打磨和除锈处理,打磨时打磨纹路应与钢材受力方向垂直,然后用丙酮擦拭干净。锈渍会严重削弱粘钢胶与钢材的粘结力,通过打磨除锈并清理干净表面,能够为粘钢胶提供良好的附着基础,提高粘结效果。
在钢板拼装过程中,要注意拼装好后的钢板位置应尽量符合实际位置。准确的钢板位置能够确保加固结构受力均匀,避免因钢板位置偏差导致局部应力集中,影响加固效果与结构安全,拼装时可采用测量仪器进行精确调整。
严格按照主剂:固化剂 = 2:1 的比例配制粘钢胶,装入容器后,使用搅拌器搅拌均匀,搅拌时要特别注意避免空气进入,防止形成气泡。准确的配比是保证粘钢胶性能稳定的关键,气泡会使胶层出现缺陷,降低粘结强度与密实度,影响加固质量。
胶现配现用,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若粘钢胶一次未用完,应重新密封包装贮存。施邦结构粘钢胶一般在 25℃的环境下,可操作时间是 30 分钟。严禁使用超过规定适用期的粘钢胶,因为过期的粘钢胶可能已经发生部分固化或性能劣化,使用后无法保证加固效果。
搅拌均匀的胶必须均匀地涂抹于混凝土和钢板表面,胶层一般厚 2mm,呈中间厚两边薄的形状。均匀的胶层能够保证钢板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均匀分布,中间厚两边薄的胶层形状有助于在粘贴钢板时排除空气,使粘结更加紧密。
钢材粘贴在混凝土表面后,应立即用夹具或者支撑固定,并加压,使胶从四周溢出。通过固定与加压,能够使钢板与混凝土紧密贴合,排出胶层中的空气与多余胶液,提高粘结质量与强度,确保加固结构的整体性与稳定性。
在固化过程中,要避免扰动构件,必要时派专人看护,待完全固化后再进行其他工序。固化过程是粘钢胶形成强度的关键时期,任何扰动都可能破坏胶层结构,影响最终的加固效果,因此需给予充分的静置时间与保护措施。
先刷一道防锈漆,待干后,再刷第二道防锈漆。由于钢板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环境因素影响而生锈,防锈漆能够在钢板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有效隔绝空气与水分,延长钢板使用寿命,保证加固结构的长期稳定性与耐久性。
粘钢胶加固施工是一个系统而严谨的过程,从施工条件的准备、质量标准的遵循到各个施工环节的精细操作以及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每一个步骤都至关重要,相互关联。只有全面、严格地把控每一个细节,才能确保粘钢胶加固工程的质量与效果,为建筑物或结构的安全稳定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