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结构加固领域,粘钢加固和灌钢加固都是常用的方法,它们都能有效地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然而,这两种加固方式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今天让小编带大家详细了解:
粘钢加固:
粘贴面处理 → 加压固定及卸荷系统准备(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卸荷步骤有时省去) → 胶粘剂配制 → 涂胶和粘贴 → 固化、卸加压固定系统 → 检验 → 防腐处理。
灌钢加固:
定位放线→钻孔→清孔→砼打磨→钢板裁剪→钢板打磨与钻孔→固定钢板→ 留排气孔 → 周边密封→ 灌注胶灌注→胶液固化→质量检查与工程验收→防腐处理。
粘钢加固,所选材料宽度不宜大于100mm,当采用手工涂胶时,所使用钢板厚度不应大于5mm。采用压力注胶粘结钢板厚度不应大于10mm,且应按照外粘型钢加固法的焊接节点构造进行设计。当加固受弯构件粘贴不止一层钢板时,相邻两层钢板的截断位置应错开不小于300mm,并在截断处外设U型箍或横向压条进行锚固。
采用灌钢加固时,在材料方面应优先选用厚度不小于5mm的角钢,且角钢边长对于所加固的梁和桁架不应小于50mm,对于混凝土柱则不应小于75mm,同时需要沿梁、柱轴线方向每隔一定距离用扁钢制作箍板或缀板与角钢焊接。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粘贴角钢之前,应将所加固构件截面进行打磨成半径大于7mm的角钢,同时注胶应在型钢构架焊接完成之后进行,注胶胶缝应控制在3-5mm,局部允许长度不大于300mm、厚度不大于8mm的胶缝,但其位置不得出现在角钢端部600mm方位之内。
粘钢加固用粘钢胶,粘钢胶要有良好的触变性,这是关系到胶水施工便利性与省胶的一个指标。
灌钢加固时应选用粘度低、流动性高、易于施工的结构胶进行施工,保证施工可灌注性,更节省成本。
粘钢加固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受弯、受剪和受压构件的加固。对于一些构件表面平整、受力较为明确的情况,粘钢加固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梁、板、柱等构件的加固,粘钢加固可以有效地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灌钢加固则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的受压构件和节点的加固。对于一些受力复杂、混凝土强度较低的情况,灌钢加固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例如,柱子的加固、梁柱节点的加固等,灌钢加固可以提高构件的抗压能力和整体性。
综上所述,粘钢加固和灌钢加固在施工材料、适用范围、施工工艺和使用胶体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加固方式,以达到最佳的加固效果。